汉字 | 苫 |
释义 | 苫25332![]() 音 《唐韻》:失廉切; 《集韻》《韻會》《正韻》:詩廉切,𡘋音痁。 《玉篇》:以草覆屋。 《爾雅・釋器》:白蓋謂之苫。 【註】白茅苫,今江東呼爲蓋。 《通鑑》:被苫而耕。胡三省註:被苫於身以蔽雨也。 義 又,凶服者以爲覆席。 《禮・檀弓》:寢苫枕干。 《儀禮・喪服傳》:居倚廬,寢苫。 【註】寢苫者,哀親之在草。 義 又,姓。 《通志・氏族略》:魯大夫苫夷之後也。 音 又,廉苫。 《晉書・索靖傳・草書狀》:窈窕廉苫,隨體散布。 又,去聲,舒贍切,音閃──義同。 音 又,《類篇》:他兼切,音𣸸──靑苫,藥草。 義 《直音》作苫。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