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黀 |
释义 | 黀39790 古文: 𪎪![]() 音 《唐韻》:惻鳩切; 《集韻》《韻會》:甾尤切; 《正韻》:側鳩切,𡘋音鄒。 《說文》:麻䕸也。 《玉篇》:麻莖也。 《廣韻》:聚麻也。 《楚辭・七諫》:菎蕗雜於黀蒸兮。 《字彙》:黀曰麻蒸,卽麻幹,本一物也。王逸註:枲翮曰黀,煏竹曰蒸,則析爲二矣。 義 又作菆。 潘岳〈西征賦〉:感市閭之菆井。 【李善註】菆,麻蒸也。菆井,卽渭城賣蒸之市。 義 又作掫。 《前漢・五行志》:建平四年,民驚走,持藁或掫一枚。 【如淳註】掫,麻幹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