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麴 |
释义 | 麴39711 古文: 𥶶![]() 音 《集韻》《韻會》《正韻》𡘋丘六切,音鞠。 《說文》:酒母也。 《玉篇》:麴蘖。 《釋名》:麴,朽也。鬱之使衣生朽敗也。 《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麴蘖 義 又,女麴,小麴也。見《齊民要術》。 義 又,《左傳・宣十二年》:叔展曰:有麥麴乎。 【註】麥麴,所以禦濕。 義 又,通鞠。 《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 【註】黄桑之服。【釋文】鞠,云六反。如麴塵。《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義 又,神麴,藥名。 又,與「筁」通。 《方言》:薄謂之筁,或謂之麴。 義 又,姓。 《姓苑》:出西平。漢有麴演。 卷別:考證・亥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899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82 頁,第 16 字 【考證】① 又麴塵,華名。黃色。 《爾雅・釋草》作蘜。亦作鞠。 《周禮・天官・內司服》天子乃薦鞠衣。 【註】色如麴塵,服之以告桑。謹按,麴塵非華名。薦鞠衣之文出月令不出周禮。今謹改爲又通鞠。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註黄桑之服。釋文鞠,云六反。如麴塵。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