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檕 |
释义 | 檕12546![]() 音 《唐韻》:古詣切; 《集韻》:吉詣切,𡘋音係。 《說文》:繘耑木也。 義 《正字通》:糾線小椎,繫絲端而轉機,形如撞鐘椎,故字从𣪠。 【按】《易・井卦・彖辭》「汔至,亦未繘井」,則繘乃汲水之綆,檕當爲桔槹上橫木,所以轉機。《方言》註亦云「繘,汲水索」,似从經解爲是。 音 又,《唐韻》:苦奚切; 《集韻》:牽奚切,𡘋音谿──義同。 義 又,檕梅,木名。見朹字註。 音 又,《類篇》:堅奚切,音雞──檕迷,木名。 卷別:考證・辰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323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2 頁,第 50 字 【考證】① 按易井卦彖辭,汔至,未繘井。謹照原文,「汔至」下增「变」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