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飢 |
释义 | 飢36523 異體: 飢 部首:食 筆畫:2 總筆畫:11注音:ㄐㄧ拼音:jī卷別:戌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3390 頁,第 8 字同文書局本:第 1416 頁,第 8 字標點整理本:第 1411 頁,第 8 字 音 《唐韻》《集韻》:居夷切; 《韻會》:居狋切,𡘋音肌。 《玉篇》:餓也。 《書・舜典》:黎民阻飢。 《爾雅・釋天》:穀不熟爲飢。 【註】五穀不成。 【又】仍飢爲荐。 【註】連歲不熟。 《韓詩外傳》:一穀不升曰歉,二穀不升曰飢。 義 又,《正字通》:國名。西伯伐飢國,滅之。 音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飢氏。 又,漢有大豪飢恬。 【按】《說文》飢、饑二字,飢訓餓,居夷切;饑訓穀不熟,居衣切。 汪來虞〈方伯〉說:饑饉之饑从幾,飢渴之飢从几,諸韻書俱分列支、微兩韻,止《集韻》飢字訓或从幾,經傳頗通用。 《長箋》云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饑,趨𥳑便者通作飢,遂成兩謬。經傳不誤,恐傳寫之譌也。 義 《集韻》:別作𩚮。 卷別:考證・戌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835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9 頁,第 5 字 【考證】① 《左傳・定二年》殷人七族,有飢氏。謹照原文,「二年」改「四年」;「殷人」改「殷民」。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