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飧 |
释义 | 飧36534![]() 音 《廣韻》:思渾切; 《集韻》《韻會》《正韻》:蘇昆切,𡘋音孫。 《說文》:餔也。 義 《集韻》或作餐,通作湌。 義 又,《玉篇》:水和飯也。 《釋名》:飧,散也。投水于中,自解散也。 《禮・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 【註】覆手者,謂食畢以手循口旁,恐有肴汙著也。未覆手,言君初飧未竟,臣不敢飧也。 又,〈雜記〉:孔子曰:少施氏食我以禮,吾飧,作而辭曰:疏食也,不敢以傷吾子。 【註】禮,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飽。飧謂以飮澆飯也。鄭康成釋飧爲勸食,誤。 義 又,食也。 《周禮・秋官・司儀》:致飧,如致積之禮。 【註】飧,食也。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 《儀禮・聘禮》:宰夫朝服設飧。 【註】食不備禮也。 義 又,熟食也。 《詩・小雅》:有饛簋飧。 【傳】飧,熟食。 義 又,夕食也。 《周禮・天官・宰夫》:賔賜之飧牽。 【註】鄭司農云:飧,夕食也。 義 又,古通眞。 宋玉〈九辯〉:竊慕詩人之遺風兮,願托志乎素飧;蹇充倔而無端兮,汩莽莽而無垠。 義 《說文》作𩚏。夕食,故从夕。 《正韻》譌作飱,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