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曆 |
释义 | 曆11261 古文: 𢍷 厤![]() 音 《唐韻》:郎擊切; 《集韻》《韻會》:狼狄切,𡘋音櫟。 《說文》:曆象也。 《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傳】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會;曆象其分節,敬記天時以授人也。 又,〈舜典〉:協時月正日。 【疏】《世本》云:容成作曆,黃帝之臣。 又,〈洪範〉:五曰曆數。 【傳】曆數,節氣之數以爲曆。 【疏】算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所以爲一歲之曆。 《正字通》:曆以日爲主,故从日;其从厤者,推其所經二十八舍,正日躔也。曆法,始、中、終皆舉之,先求日至以定曆元,履端於始也;參以昏星,舉正於中也;察日與天會、月與日會之盈虛,齊以閏,歸餘於終也。 《史記》《漢書》通用歷。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