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10361 古文: 𠦙 𢺶
部首 筆畫0 總筆畫4注音ㄓ,ㄑㄧˊ,ㄓˋ拼音zhī, qí, zhì卷別:卯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1115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467 頁,第 1 字標點整理本:第 414 頁,第 1 字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
《正韻》:旨而切,𡘋音巵。
《說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註】徐鍇曰:竹葉下垂也。
《增韻》:俗作攴,非。

  又,《韻會》:庶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
【傳】支,支子也。
《儀禮・士昏禮》:支子則稱其宗。
【註】支子,庶昆弟也。

  又,《廣韻》:持也。
《左傳・定元年》:天之所壞,不可支也。

  又,〈周語〉:武王克殷,作詩以爲飮歌,名之曰支。
【註】支,拄也。

  又,《廣韻》:度也。
《晉書・職官志》:有度支尚書。

  又,《韻府》:支,券也。
《魏書・盧仝傳》: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
韓愈〈寄崔立之〉詩:當如合分支。
【註】今時人謂析產符契爲分支帳。

  又,《大戴禮》:燕支地計衆,不與齊均也。
【註】支,猶計也。

  又,《玉篇》:支離自異。
《類篇》:一曰分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支離分赴。
【註】支離,分散也。

  又,《玉篇》:載充也。
  又,《韻會》:十二支,辰名。
《史記・天官書》【註】:《爾雅・釋天》云: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隂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又,《後漢・王符傳》:明帝時,以反支日不受章奏。
【註】凡反支日,用月朔爲正,十二支終戌亥,反還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爲反支也。見《隂陽書》。

  又,國名。
《書・禹貢》: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卽敘。
【註】馬云:析支在河關西。
《前漢・平帝紀》:黃支國獻犀牛。
【註】應劭曰:黃支在日南之南。
又,〈西域傳〉:條支國臨西海。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出隴西,過焉支山。
【註】焉支山在丹州。

  又,荔支,果名。
《後漢・和帝紀》:舊南海獻荔支。

  又,姓。
《莊子・列禦𡨥》:朱泙曼學屠龍於支離益。
何氏《姓苑》:支氏,琅邪人。
〈後趙錄〉:司空支雄。

  又,後作胑、肢。
《易・坤卦》: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疏】四支,猶人手足。

  又,後作枝。
《詩・衞風》:芄蘭之支。
《前漢・揚雄傳》:支葉扶疎。

  又,後作梔。
《前漢・司馬相如傳》:鮮支黃礫。
【註】鮮支,卽今梔子樹也。

  又,《集韻》:翹移切,音衹──令支,縣名。
〈齊語〉:刜令支。
【註】今爲縣,在遼西。

  又,《集韻》:支義切,音寘。
《方言》:南楚謂謰謱爲支註。



卷別:考證・卯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257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9 頁,第 13 字
  【考證】① 《左傳》天之所支,不可壞也。謹照原文,改爲天之所壞,不可支也。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