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攸 |
释义 | 攸10393![]() 音 《唐韻》:以周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𡘋音由。 《說文》作𭣢,行水也。 【註】攴,入水所仗也。 秦刻石〈嶧山文〉𭣢字作𣲏。 《孟子》:攸然而逝。 【趙註】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義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 《易・坤卦》:君子攸行。 《詩・大雅》:爲韓姞相攸。 【註】擇可嫁之所也。 義 又,《左傳・哀三年》:鬱攸從之。 【註】鬱攸,火氣也。 義 又,《前漢・敘傳》:攸攸外㝢。 【註】攸攸,遠貌。 義 又,語助詞。 《書・洪範》:彝倫攸敘。 《詩・大雅》:四方攸同。 音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 《左傳・昭十二年》:湫乎攸乎。 【註】攸,懸危貌。 義 又,姓。 《急就篇》:北燕有攸邁。 卷別:考證・卯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257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9 頁,第 14 字 【考證】① 《左傳・昭十三年》湫乎攸乎。謹照原文,「十三年」改「十二年」。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