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盜 |
释义 | 盜18634 古文: 𠪁 𠉭 𤋆 𨹇![]() 音 《唐韻》:徒到切; 《集韻》《韻會》:大到切; 《正韻》:杜到切,𡘋音導。 《說文》:私利物也。 《易・說卦》:坎爲盜。 【疏】取水行潛,竊如盜賊也。 《左傳・文十八年》:竊賄爲盜,盜器爲姦。 《周禮・秋官》: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 《詩・小雅》:君子信盜,亂是用暴。 【傳】盜,逃也。 《風俗通》:言其晝伏夜奔,逃避人也。 義 又,《正字通》: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 《榖梁傳・哀四年》: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 義 又,泉名。 《後漢・郡國志》:徐州有盜泉。 《說苑》:水名盜泉,孔子不飲,𨢄其名也。 義 又,星名。 《宋史・天文志》:客星東南,曰盜星。主大盜。 義 又,千里馬名。 《穆天子傳》:右服盜驪。 《爾雅・釋畜》【疏】:駿馬小頸,名曰盜驪。 義 又,草名。 《爾雅・釋草》【疏】:蕧一名盜庚。 義 《六書正譌》:㳄卽涎字,欲也,欲皿爲盜,會意。从㳄。俗从次,誤。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