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蹠 |
释义 | 蹠31605 古文: 𨂂![]() 音 《唐韻》《集韻》《正韻》𡘋之石切,音隻。 《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 《方言》:楚曰蹠;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 義 又,《廣韻》:足履踐也。 《史記・蘇秦傳》:被堅甲,蹠勁弩。 《前漢・揚雄傳》:蹠彭咸之所遺。 【註】蹠,蹈也。 《楚辭・九章》:眇不知其所蹠。 【註】蹠,踐也。 義 又,《淮南子・原道訓》:自無蹠有。 【註】蹠,適也。 義 又,《玉篇》同跖。 《戰國策》:蹠穿膝暴。 【註】蹠,足下。 《淮南子・主術訓》:則蹠蹻之姦。 【註】盜蹠。 音 又,《集韻》:章恕切,音翥──義同。 音 又,職略切,音灼──與趵同,跡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