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餧 |
释义 | 餧36708![]() 音 《廣韻》《集韻》《韻會》𡘋於僞切,音委。 《玉篇》:餧,飼也。 《廣韻》:餧,飯也。 《說文》:食牛也。 《禮・月令》:季春,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註】餧者,啗之也;藥,毒物也。 《楚辭・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鳳亦不貪餧而妄食。 【註】謂不貪人飤己妄食也。 音 又,《唐韻》:奴罪切; 《集韻》《韻會》《正韻》:弩罪切,𡘋音鮾。 《玉篇》:飢也。一曰魚敗曰餧。 〈楚語〉:民之羸餧,日日已甚。 《前漢・魏相傳》:振乏餧。 【按】餧、餒古通,今相承以餧爲餧飼之餧、以餒爲飢餒之餒,遂分爲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