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孛 |
释义 | 孛05363 部首:子 筆畫:4 總筆畫:7注音:ㄅㄟˋ拼音:bèi卷別:寅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658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278 頁,第 8 字標點整理本:第 216 頁,第 5 字 音 《唐韻》:蒲味切;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 《正韻》:步昧切,𡘋音佩。 《說文》:𢍚也,从𣎵,艸木盛長𣎵𣎵然。別作浡,方未切。 音 又,人色變也,从子。 【徐曰】人色孛然壯盛,似草木之茂,引《論語》色孛如也。今作勃,薄沒切。 音 又,彗星也。 《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或作茀,敷勿切。 《榖梁傳》:孛之爲言猶茀也,隱蔽不見也。 音 又,姓。 【按】孛字,《廣韻》有蒲昧、蒲沒二切;《集韻》有方未、蒲昧、薄沒、敷勿四切,訓義錯出。今依《廣韻》《韻會》以蒲昧切爲正音,而以各音分註於每條下。 義 又,《正譌》:借爲違悖字。 卷別:考證・寅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151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4 頁,第 5 字 【考證】① 又星。 《春秋・昭十七年》冬,有星孛入於大辰。孛,彗星也。 《申繻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謹按,孛彗星也,非春秋原文。謹改爲又彗星也。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繻改申須。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