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犵 |
释义 | 犵16427![]() 音 《篇海》:音紇──義闕。 音 又,《正字通》:去逸切,音詰──犵狫,蠻也。明田汝成《炎徼紀聞》:犵狫,一曰犵獠。種有五,蓬頭赤腳,輕命死黨。以布一幅,橫圍腰閒,旁無襞績,謂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爲花犵狫,紅布者謂紅犵狫,各有族屬,不通婚姻。 又,打牙犵狫,慓悍尤甚。 又,剪頭犵狫,男女蓄髮寸許。 又,豬屎犵狫,喜不潔,與犬豕同牢,得獸卽咋食如狼。 又,狇狫,俗與犵狫同,掘地爲爐,厝火環臥,以牛衣藉之,不施被席。 又,貓、犵、狑、獠四種,皆溪洞民,廣西桂林有犵、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