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棃 |
释义 | 棃11880 部首:木 筆畫:8 總筆畫:12注音:ㄌㄧˊ拼音:lí卷別:辰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1269 頁,第 6 字同文書局本:第 531 頁,第 14 字標點整理本:第 477 頁,第 10 字 音 《唐韻》:力脂切。 《集韻》《韻會》:良脂切,𡘋音犂。 《說文》:果名。 《爾雅・釋木》:棃,山樆。 【疏】在山曰樆,人植曰棃。 陶弘景《別錄》:棃性冷利,多食損人,謂之快果。 義 又,《方言》:眉棃耊鮐,老也。東齊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棃。 《詩・大雅・行葦傳》:耇,凍棃也,賈云:凍棃色似老人面有浮垢。 義 又,通 揚雄〈長楊賦〉:分棃單于,磔裂屬國。 《淮南子・齊俗訓》:伐楩枏豫章而剖棃之。 義 又,蛤棃,蟲名。 《淮南子・道應訓》:盧敖倦龜殻而受蛤棃。 義 又,崔豹《古今注》:蜻蛉之小而黃者曰胡棃。 義 又,草名。 《山海經》:大山有草,名棃,其葉狀如荻而赤花,可以已疽。 音 又,《集韻》《韻會》:憐題切; 《正韻》:鄰溪切,𡘋音黎──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