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咺 |
释义 | 咺02828![]() 音 《唐韻》:况晚切; 《集韻》《韻會》:火遠切,𡘋音烜。 《方言》:咺,痛也。凡哀泣而不止曰咺。燕之外鄙,朝鮮冽水之閒,小兒泣而不止曰咺。 義 又,《詩・衞風》:赫兮咺兮。 【傳】咺,威儀容止宣著也。 《禮・大學》作喧。 音 又,《集韻》:懼也。 義 又,人名。 《春秋・隱元年》: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又,〈僖二十八年〉:衞元咺出奔晉。 音 又,《集韻》《韻會》𡘋許元切,音萱。 《集韻》:懼也。 義 又,《韻會》:權也。 義 又,《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憋懯四人相與遊於世。 【註】張湛曰:咺,迂緩貌。殷敬順曰:寬綽貌。 卷別:考證・丑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94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1 頁,第 13 字 【考證】① 《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單咺,𢢌懯四人相與遊於世。 【註】張湛曰,咺,汗緩貌。謹照原文,「單咺」改「嘽咺」;「𢢌」改「憋」。「汗」改「迂」。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