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坻 |
释义 | 坻03922![]() 音 《唐韻》:直尼切; 《集韻》《韻會》:陳尼切; 《正韻》:陳知切,𡘋音墀。 《爾雅・釋水》:小陼曰沚,小沚曰坻。 《詩・秦風》:宛在水中坻。 義 又,水中高地也。 《詩・小雅》:曾孫之庾,如坻如京。 《左傳・昭十二年》: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音 又,《廣韻》《正韻》:諸氏切; 《集韻》《韻會》:掌氏切,𡘋音紙──止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論養龍官曰: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冺棄之,物乃坻伏。 義 又,場也。 《方言》:梁宋之閒,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 音 又,《廣韻》《正韻》:都禮切; 《集韻》:典禮切,𡘋音此──隴阪。秦人謂坂曰坻。 張衡〈西京賦〉:坂坻嶻𡾹而成巘。 義 或作𡊆、𡊇。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