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歟 |
释义 | 歟13038![]() 音 《廣韻》:以諸切; 《集韻》《韻會》:羊諸切,𡘋音余。 《說文》:安氣也。 【徐曰】氣緩而安也。俗以爲語末之辭。 班固〈明堂〉詩:猗歟緝熙,允懷多福。 王粲〈登樓賦〉: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 義 經傳通作與。 《禮・祭義》【註】:與者,不執定之辭。 音 又,《廣韻》:余呂切; 《集韻》《韻會》:演女切,𡘋音與。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羊茹切,音豫──義𡘋同。 音 《正字通》:歟無羽、豫二音,《字彙》又音羽、又音豫,義同。不知羽爲與之本音,卽賜與之與;豫爲與之轉音,卽《魯論》吾其與聞之與。與字轉平借作歟,義通歟;溷借上去二聲同與,則難通也。 【按】此言誠是,因諸韻書相沿日久,故兩存之。 義 《說文》或書作欤。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