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 | 扱 |
| 释义 | 扱09205 部首:手 筆畫:4 總筆畫:8注音:ㄔㄚ,ㄑㄧˋ,ㄧˋ,ㄔˋ,ㄒㄧ,ㄐㄧˊ,ㄑㄧㄝˋ拼音:chā, qì, yì, chì, xī, jí, qiè卷別:卯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1003 頁,第 5 字同文書局本:第 418 頁,第 25 字標點整理本:第 365 頁,第 22 字音 《唐韻》:楚洽切; 《集韻》《韻會》:測洽切,𡘋音鍤。 《說文》:收也。 義 又,《廣韻》:取也、獲也、引也、舉也。 義 又,《周禮・地官》:共其接盛。 【疏】讀接爲扱,頒扱也。詳接字註。 義 又,拜手至地也。 《儀禮・士昏禮》:婦拜扱地。 【註】猶男子稽首。 義 又,與「插」通。 《詩・周南》:薄言襭之。 【傳】扱衽曰襭。 【疏】扱衣上衽于帶也。 《禮・問喪》:雞斯徒跣扱上衽。 音 又,《集韻》:乞及切,音泣──亦手至地也。 《儀禮》【註】:劉昌宗讀。 音 又,逆及切,音岌──義同。 音 又,測入切,讖入聲──亦取也。 音 又,《唐韻》《正韻》:許及切; 《集韻》《韻會》:迄及切,𡘋音吸──斂取也。 《禮・曲禮》:以箕自鄕而扱之。 【疏】讀爲吸者,以其穢物少,吸然則盡也。 音 又,《集韻》:訖立切,音急──亦引也。 音 又,七接切,音妾──搢也。或作插。 |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