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守 |
释义 | 守05445 古文: 𡬮 𡬴![]() 音 《唐韻》:書九切; 《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𡘋音首。 《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 《玉篇》:收也、視也、護也。 《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 《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𮊁。 【註】防獸觸攫也。 義 又,《廣韻》:主守也。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𠋫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義 又,《增韻》:攻守也。 《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音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舒救切,音獸。 《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義 又,姓。 《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音 又,叶式視切,音矢。 《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音 又,叶雖遂切,音粹。 《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𡘋有大志。 卷別:考證・寅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156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4 頁,第 17 字 【考證】①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謹照原文,「衡麓」改「衡鹿」。② 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謹照原文,「蜃蛤」改「鹽蜃」;「衡麓」改「衡鹿」。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