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郵 |
释义 | 郵32845![]() 音 《唐韻》:羽求切; 《集韻》《正韻》:于求切,𡘋音尤。 《說文》:境上行書舍也。 《廣韻》:郵,驛也。 《風俗通》:漢改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 《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 《爾雅・釋言》:郵,過也。 【註】道路所經過也。 音 又,《集韻》:田閒舍也。 《禮・郊特牲》:郵表畷。 【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音 又,《正韻》:過也。與「尤」通。 《禮・王制》:郵罰麗于事。 【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 《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音 又,《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 《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 【註】郵,與尤同。 義 又,《廣韻》:督郵,古官號。 《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 《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義 又,高郵,州名。 義 又,姓。 《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音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音 又,叶于其切,音移。 《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 義 《正字通》:《說文》本作𨞄,从𡍮──𡍮,遠邊也──俗省作郵𨜚。 《集韻》作缷。 卷別:考證・酉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749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4 頁,第 28 字 【考證】① 《晉書・陶侃傳》郡遣督郵至縣。謹按,所引出陶潛傳,侃改潛。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