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鶻 |
释义 | 鶻39215![]() 音 《唐韻》《集韻》𡘋古忽切,音骨。 《說文》:鶻鵃也。 《玉篇》:班鳩也。 《爾雅・釋鳥》:鶌鳩,鶻鵃。 【註】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多聲,江東呼爲鶻鵃。 《本草》:鶻鵃,一名鶻嘲,北人呼爲𪈭鷜鳥。 張衡〈東京賦〉:鶻嘲春鳴。 《正字通》:鶻多義,冬撮鳥之盈握者,夜燠其爪掌,旦縱之。 《禽經》曰:鶻不擊胎。 李邕〈鶻賦〉:營全鳩以自暖,乃詰朝而自釋。 義 又,官名。 《左傳・昭十七年》:鶻鵃氏,司事也。 義 又,舟名。 《海物異名記》:越人水戰,舟名海鶻,急流浴浪不溺。 音 又,《廣韻》《集韻》𡘋戸八切,音滑──義同。 音 又,《廣韻》:戸骨切; 《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𡘋音搰。 《廣韻》:鶻,鳥名,鷹屬。 義 又,回鶻。 《唐書・回鶻傳》:元魏時號高車部,隋曰韋紇,亦曰回紇,德宗時請改爲回鶻。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