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鶿 |
释义 | 鶿39219![]() 音 《廣韻》:疾之切; 《集韻》《韻會》:牆之切; 《正韻》:才資切,𡘋音兹──鸕鷀,水鳥。 《𡌨雅》:鳥似鶂而黑。一名鷧。 《爾雅・釋鳥》:鶿,鷧。 【郭註】鸕鷀也。李時珍曰:韻書盧與兹皆黑也,此鳥色深黑,故名;鷧者,其聲自呼也。 又名水老鴉,又名烏鬼。 《夔州圖經》:夔州人以鸕鶿捕魚,謂之烏鬼。 杜甫〈遣悶〉詩:家家養烏鬼。 楊孚《異物志》:鸕鶿能沒於深水,取魚而食之,不生卵而孕雛於池澤,既胎而又吐生,多者生七八,少生五六,相連而出,若絲緒。 《正字通》:鸕鶿,俗呼慈老,人畜之,以繩約其嗉,才通小魚,其大魚不可下,時呼而取之,復遣去。觜曲如鉤,喉熱如湯,魚入喉卽爛,味不美。 又,《廣韻》:子之切; 《集韻》:津之切,𡘋音孜──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