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鷃 |
释义 | 鷃39224![]() 音 《廣韻》:烏㵎切; 《集韻》《韻會》《正韻》:於諫切,𡘋音晏──同鴳、鴽也。一名鵪,又名鸋,小雀也。 《禽經》:雉上有丈,鷃上有赤。雉上飛能丈,故計丈;鷃上飛能尺,赤與「尺」通。亦作斥,《莊子》所云斥鷃是也。李時珍曰:鷃不木處,可謂安寧自如矣。 《莊子》所謂「騰躍不過數仞,下翔蓬蒿之閒」者也。 又曰:鷃,𠋫鳥也。常晨鳴如雞,趨民收麥,行者以爲𠋫。 《禮・內則》:雉兔鶉鷃。 音 又,《集韻》:伊甸切,音宴──鶉屬。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