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肇 |
释义 | 肇24070![]() 音 《廣韻》:治小切; 《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𡘋音趙。 《說文》:擊也。 義 又,《廣韻》:始也。 《書・舜典》:肇十有二州。 【傳】肇,始也。 又,〈仲虺之誥〉:肇我邦于有夏。 【傳】始我商家國于夏世。 義 又,正也。 〈齊語〉:竱本肇末。 【註】竱,等也;肇,正也──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也。 義 又,敏也。 《爾雅・釋言》:肇,敏也。 《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 義 又,長也。 《爾雅・釋詁》:肇,謀也。 《詩・大雅》:肇敏戎公,用錫爾祉。 【傳】肇,謀也。 【釋文】《韓詩》云:長也。 義 又,山名。 《山海經》:華山靑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 義 又,與兆同。 《詩・大雅》:以歸肇祀。 【傳】肇,始也──始歸郊祀也。 【箋】肇,郊之神位也。 【疏】肇,宜作兆。 〈春官・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是也。 又,〈商頌〉:肇域彼四海。 【箋】肇,當作兆。 【疏】言正天下之經界,以四海爲兆域。 音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擊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