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荂 |
释义 | 荂25461![]() 音 《唐韻》:芳無切,音敷。 《韻會》:榮也、華也。 《爾雅・釋草》:華,荂。 《方言》:華、荂,盛也,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 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義 又,人名。 《晉書・劉琨傳》:趙王倫子荂。 音 又,《集韻》《正韻》𡘋枯瓜切,音誇──義同。 音 又,况于切,音吁。 《爾雅・釋草》:芺薊,其實荂。 【註】芺與薊頭皆有蓊臺,名荂,荂卽其實也。 音 又,况華切,音花。 《莊子・天地篇》:大聲不入于里耳,《折揚》《皇荂》,則嗑然而笑。 【註】《折揚》《皇荂》,皆古歌曲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