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荏 |
释义 | 荏25478![]() 音 《唐韻》:如甚切; 《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𡘋音稔。 《詩・大雅》:荏菽斾斾。 【傳】荏菽,戎菽也。 【箋】大豆也。 義 又,《爾雅・釋草》:蘇,桂荏。 《方言》: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 《後漢・馬融傳》:桂荏、鳧葵。 《本草》:荏子可壓油。 《益都方物略記》:每歲荏且熟,則荏雀羣至食其實。 義 又,柔也。 《詩・小雅》:荏染柔木。 【傳】荏染,柔意也。 《論語》:色厲而內荏。 義 又,《篇海》:荏染,猶侵尋也,亦作荏苒。 《廣韻》:荏苒,展轉也。 《魏書・彭城王傳》:難違淸挹,荏苒至今。 義 又,地名。 《史記・趙世家》:敗林人于荏。 卷別:考證・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588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6 頁,第 12 字 【考證】① 《魏書・彭城王傳》離違淸挹,荏苒至今。謹照原文,「離」改「難」。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