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寇 |
释义 | 寇05545![]() 音 《唐韻》:苦𠋫切; 《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𡘋音扣。 《說文》:暴也。从攴、从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 《廣韻》:鈔也。 《增韻》:仇也、賊也。 《易・䝉卦》:不利爲寇,利禦寇。 《詩・大雅》:式遏寇虐。 《書・舜典》:寇賊姦宄。 【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 又,《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 義 又,《周禮》:司寇,秋官,主𠛬戮理官也。 義 又,《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 【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義 又,姓。宋有寇準。 義 歐陽氏曰:俗作𡨥,非。 卷別:考證・寅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162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4 頁,第 31 字 【考證】① 《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謹照原文,「寇字」下增「鳧」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