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其 |
释义 | 其01144 古文: 丌 亓![]() 音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 《正韻》:渠宜切,𡘋音碁。 《韻會》:指物之辭。 《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 《詩・大雅》:其在于今。 義 又,助語辭。 《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 《詩・周南》:灼灼其華。 《玉篇》:辭也。 義 又,姓。 《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居之切,音姬。 《韻會》:語辭。 《書・微子》:若之何其。 《詩・小雅》:夜如何其。 音 又,人名。 《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 【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 《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 【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音 又,山名。 《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 【註】其音基,山名。 《廣韻》:在琅邪。 義 又,地名。 《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音 又,《集韻》《韻會》:居吏切。 《正韻》:吉器切,𡘋音寄。 《韻會》:語已辭。 《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 《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又,通己。 《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義 又,《韻會》或作忌。 《詩・鄭風》:叔善射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