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良 |
释义 | 良25147 古文: 𡰩 𥭣 𡆨![]() 音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 《正韻》:龍張切,𡘋音梁。 《說文》:善也。 《廣韻》:賢也。 《釋名》:良,量也。量力而動,不敢越限也。 《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又,〈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註】元,大;良,善也。 義 又,《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朱註】良,易直也。 又,《爾雅・釋詁》:良,首也。 義 又,《博雅》:良,長也。 音 又,《正韻》:器工曰良。 《禮・月令》:陶器必良。 《周禮・天官・王府》:掌凡良貨賄之藏。 又,〈內府〉:掌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又,〈春官・巾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 【註】作之有功有沽。 【疏】精作爲功,則曰良;麤作爲沽,則曰散也。 義 又,《博雅》:良,牢𩋆也。 義 又,深也。 《後漢・祭遵傳》:良夜乃罷。 【註】良,猶深也。 義 又,良人,夫也。 《儀禮・士昏禮》:御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 【註】婦人稱夫曰良。 《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義 又,夫稱婦亦曰良人。 《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毛傳】良人,美室也。 【按】朱註云:良人,夫稱也。與《毛傳》異。 義 又,良久,頗久也。 《列子・仲尼篇》:公子牟默然良久,吿退。 《正韻》:或以爲良久,少久也。一曰良,略也;聲輕,故轉略爲良。 義 又,病愈曰良愈。 義 又,能也。 《左傳・昭十八年》:弗良及也。 【疏】《正義》曰:良是語詞。服虔云:弗良及者,不能及也。良,能也。 義 又,《左傳・莊十六年》:良月。 【註】十月也。 義 又,《禮・少儀》:僕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 【註】良綏,君綏也。 義 又,《莊子・列御寇》:嘗視其良。 【註】墓也。 義 又,《諡法》:溫良好善曰良。 義 又,姓。鄭大夫良霄,漢長秋良賀。 義 又,王良,星名。 義 又,大良造,秦官名。 義 又,地名。 《左傳・昭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 【註】下邳有良城縣。 義 又,山名。 《山海經》:良餘之山,其上多榖柞,無石。 義 又,草名。 《博雅》:黃良,大黃也。 義 又,彊良,獸名。見《山海經》。 義 又,吉良,良馬名。見《唐書・兵志》。 義 又,《古今注》:螢火,一名丹良。 音 又,《韻會》:里養切,音兩。 《周禮・夏官・方相氏》:以戈擊四隅,毆方良。 【註】方良,罔兩也。 【釋文】方言罔良音兩。 音 又,《正字通》:音亮。 《古詩》:良無盤石固。 李白〈宴桃李園序〉:良有以也。 卷別:考證・未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572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5 頁,第 16 字 【考證】① 《莊子・危言篇》往視其良。謹照原書,「危言篇」改「列御寇」;「往視」改「嘗視」。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