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備 |
释义 | 備00768 古文: 𠈍![]()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平祕切,音避──成也。 《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成則吿備。 義 又,咸也、副也。 《書・周官》:官不必備,惟其人。 義 又,先具以待用也。 《書・說命》: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僖五年》: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故也。 義 又,足也。 《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 義 又,《禮・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 義 又,盡也。 《禮・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 義 又,長兵曰備。 《左傳・昭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 音 又,搔也。 《周禮・秋官》:冥氏,若得其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 【註】須直謂頤下須,備謂搔也。搔音爪。 義 又,姓。 音 又,叶蒲必切,音弼。 《詩・小雅》:禮儀既備,鐘鼓既戒。戒音吉。 卷別:考證・子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50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9 頁,第 8 字 【考證】①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則告備。謹照原書,「大司樂」改「樂師」;凡樂下增成字。② 《禮・月令》季秋之月,命冢宰,農事備收。謹照原文,「命字」上增「乃」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