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枚 |
释义 | 枚11581![]() 音 《廣韻》:莫杯切; 《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𡘋音梅。 《說文》:幹也,可爲杖。从木、从攴。 《詩・大雅》:施于條枚。 【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義 又,个也。 《書・大禹謨》:枚卜功臣。 【註】一一卜之也。 《前漢・食貨志》:二枚爲一朋。 〈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義 又,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 《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義 又,馬箠曰枚。 《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義 又,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 《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義 又,鐘乳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 義 又,枚枚,礱密也。 《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義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 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既修。 義 又,姓。 《統譜》:周枚被,漢枚乗。 卷別:考證・辰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287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0 頁,第 43 字 【考證】① 《左傳・襄十一年》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八年」。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