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也 |
释义 | 也00120 古文: 𠃟![]() 音 《唐韻》:羊者切; 《集韻》《正韻》:以者切,𡘋音野──語已辭。 《說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 《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 《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 義 又,發語辭。 岑參詩:也知鄕信日應疎。 義 又,姓。明也伯先。 音 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杜甫詩「靑袍也自公」,是也。 又,《正韻》:養里切──同迤。 義 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