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蔡 |
释义 | 蔡26292 古文: 𣞖![]() 音 《唐韻》:倉大切; 《集韻》《類篇》:七蓋切,𡘋音䌨。 《說文》:草也。 《玉篇》:草芥也、草際也。 義 又,《論語》:臧文仲居蔡。 【何晏註】蔡,國君之守龜,出蔡地,因以爲名焉。 義 又,山名。 《書・禹貢》:蔡蒙旅平。 【疏】蔡,山名。 義 又,〈禹貢〉:二百里蔡。 【傳】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𥳑。 義 又,國名。 《書・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踐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 義 又,姓。 《史記》蔡澤古作祭,《左傳》祭仲、《國語》祭公謀父、《後漢書》祭遵俱作蔡。 音 又,《集韻》:七曷切,音攃。 《前漢・李廣利傳》:昧蔡爲宛王。 音 又,桑割切,音薩──放也。 《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 《韻會》本作𥻦,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 音 又,《韻補》叶子例切,音祭。 王褒〈九懷〉: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雲旗兮電騖,倏忽兮容裔。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