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07198 古文: 𠆌
部首广 筆畫8 總筆畫11注音ㄩㄥˊ拼音yónɡ卷別:寅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833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347 頁,第 30 字標點整理本:第 290 頁,第 18 字

  《唐韻》《廣韻》:余封切;
《集韻》《類篇》《韻會》:餘封切,𡘋音容。
《說文》:庸,用也。
《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
【傳】將登用之。
《莊子・齊物論》:爲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用也者,通也。

  又,《爾雅・釋詁》:常也。
《易・乾卦》: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書・臯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用我五等之禮接之,使有常。

  又,《玉篇》:功也。
《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
【傳】庸,功也。
〈晉語〉: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註】國功曰功,民功曰庸。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
【註】安有功者。
又,〈地官・大司徒〉: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又,《爾雅・釋詁》:勞也。
【疏】謂勞苦。
又,〈釋訓〉:庸庸,勞也。
【疏】有功庸者皆勞也。
《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庸。
【箋】庸,勞也。

  又,《廣韻》:和也。
《禮・中庸》【疏】: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

  又,《集韻》:愚也。
《史記・周勃傳》:才能不過凡庸。

  又,豈也。
《左傳・莊十四年》:庸非貳乎。
《前漢・文帝紀・賜尉佗書》:雖王之國,庸獨利乎。

  又,租庸賦法。
《唐書・食貨志》:用民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

  又,水庸。
《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
【註】水庸,溝也。
【疏】坊者所以畜水,亦以鄣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又,國名。
《左傳・文十六年》:楚滅庸。
【註】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

  又,庸浦,地名。
《左傳・襄十三年》:戰于庸浦。

  又,姓。
《姓譜》:庸國子孫,以姓爲氏。
《前漢・儒林傳》:膠東庸生。

  又,與「鄘」通。
《前漢・地理志》:遷邶、庸之民於𨿅邑,故邶、庸、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
【按】《毛詩》作鄘。

  又,與「墉」通。
《詩・大雅》:因是謝人,以作爾庸。
【註】庸,城也。
《禮・王制》:附于諸侯曰附庸。
【註】附庸,小城也。

  又,與「傭」通。
《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於齊。
【註】師古曰:謂庸作受顧也。
〈司馬相如傳〉:與庸保雜作。
【註】師古曰:庸卽謂賃作者,保謂庸之可信任者也。

  又,與「鏞」通。
《詩・商頌》:庸鼓有斁。
【傳】大鐘曰庸。

  又,叶于方切,音央。
𨻰琳〈車渠椀賦〉:廉而不劌,婉而成章;德兼聖哲,行應中庸。



卷別:考證・寅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208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7 頁,第 3 字
  【考證】① 又與「鄘」通。
《前漢・地理志》遷邶鄘之名於𨿅邑,故邶鄘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謹照原文,兩「鄘」字𠀤改「庸」。名改民。
② 《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與齊。謹照原文,「與」改「於」。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8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