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抑 |
释义 | 抑09252![]() 音 《唐韻》:於力切; 《集韻》《韻會》:乙力切,𡘋音億。 《說文》:按也。 《史記・三王世家》:緣恩寬忍,抑案不揚。 義 又,愼密也。 《詩・小雅》:威儀抑抑。 義 又,治也、塞也。 義 又,屈也、逼也。 《禮・學記》:君子之教喩也,强而弗抑。 【疏】但勸强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也。 《楚辭・懷沙》:俛屈以自抑。 義 又,遏也、止也。 《史記・平準書》: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後漢・明帝紀》:章奏若有過稱虛譽,尚書宜抑而不省。 義 又,美也。 《詩・齊風》:抑若揚兮。 【疏】揚是顙之別名。抑爲揚之貌。 義 又,損也、退也。 《後漢・蔡邕傳》:人自抑損,以塞咎戒。 又,〈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 【註】抑,退也;抗,進也。通作挹。 義 又,轉語,亦然之辭。 《詩・鄭風》:抑磬控忌。 義 又,發語辭。 《詩・小雅》:抑此皇父。 王應麟《詩攷》:《韓詩》抑,意也。 義 又,詩篇名。 〈楚語〉:衞武公作懿,戒以自儆。 【註】大雅抑之篇,懿讀曰抑。 義 《說文》从反印,或从手作 ![]()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