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翟 |
释义 | 翟23641![]() 音 《廣韻》:徒歷切; 《集韻》《韻會》:亭歷切; 《正韻》:杜歷切,𡘋音狄。 《說文》:山雉尾長者。 《書・禹貢》:羽畎夏翟。 義 又,《詩・鄘風》:其之翟也。 【傳】翟,羽飾衣。 義 又,《詩・衞風》:翟茀以朝。 【傳】翟,翟車也──夫人以翟羽飾車。 《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 【註】重翟、厭翟謂蔽也。 義 又,《詩・邶風》:右手秉翟。 【傳】翟,羽也。 【疏】謂雉之羽也。 義 《禮・祭義》:夫祭有畀煇、胞、翟、閽者。 【註】翟謂敎羽舞者也。 【疏】四者皆是賤官。 義 又,國名。 〈周語〉:將以翟伐鄭。 【註】翟,隗姓之國也。 義 又,戎翟。 〈周語〉:自𥨥于戎翟之閒。 【註】翟,或作狄。 義 又,姓。 《急就篇》【註】:翟氏,本齊翟僂新之後也。魏有翟璜、翟翦,漢有翟公、翟方進。 音 又,《廣韻》:場伯切; 《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𡘋音宅──陽翟,縣名。 《史記・項羽紀》: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 【註】陽翟,河陽翟縣也。 音 又,《廣韻》:亦姓。唐有陝州刺史翟璋。 《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音 又,《集韻》:直角切,音濁──鸐,或作翟。 卷別:考證・未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549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4 頁,第 15 字 【考證】① 《周禮・春官・巾車》王后之五路,重翟錫面朱總。謹照原文,「錫」改「鍚」。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