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驍 |
释义 | 驍37348![]() 音 《唐韻》:古堯切; 《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𡘋音澆。 《說文》:良馬也。 義 又,《玉篇》:勇捷也。 《廣韻》:驍武,《漢書》梟騎,借用梟,與「驍」通。 義 又,《西京雜記》:武帝旹,郭舍人善投壺,以竹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壺,取中而不求還,故實小豆,惡其矢躍而出也。郭舍人則激矢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為驍。 又,《顏氏家訓》:投壺之禮,近世愈精。古者,實以小豆,為其矢之躍也。今則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帶劒、狼壺、豹尾、龍首之名。其尤妙者,有蓮花驍。汝南周璝,弘正之子;會稽賀徽,賀革之子,並能一箭四十餘驍。 卷別:考證・亥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866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80 頁,第 28 字 【考證】① 《禮・投壷》投壷妙者,有連花驍。驍者,矢躍出也。箭自壷躍出,復以手接之,屢投屢躍不墜地,曰驍。 《西京雜記》郭舍人能投壷,一箭七十餘驍。謹按,投壷妙者云云壷篇無此語,所引西京雜記亦與原文不合,謹改爲:西京雜記古之投壷取中而不求還,郭舍人則激矢令還,一矢百餘反,謂之爲驍。 又颜氏家訓汝南周璝會𥡴徽𠀤能一箭四十餘驍。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