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鄕 |
释义 | 鄕32906![]() 音 《廣韻》:許良切; 《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𡘋音香。 《釋名》:鄕,向也,衆所向也。 《廣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 《前漢・食貨志》: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鄕,是萬二千五百戸也。 音 又,上聲。 《韻會》《正韻》𡘋許兩切──與響同。 《前漢・董仲舒傳》:如影鄕之應形聲。 義 又,《字彙補》與「饗」通。 《前漢・文帝紀》:專鄕獨美其福。 音 又,去聲。 《集韻》《正韻》𡘋許亮切──與嚮同。 《禮・曲禮》:則必鄕長者所視。 【又】請席何鄕。 義 又,《爾雅・釋宮》:兩階閒謂之鄕。 【註】人君南鄕當階閒。 義 又,窻牖名。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疏】每室四戸八窻,窻戸皆相對。 又,《儀禮・士虞禮》:祝從,啓牖鄕如初。 【註】鄕牖一名也。 【疏】北牖名鄕,鄕亦是牖,故云一名也。 義 又,《正字通》:昔也、曩也。往者在前,來者從後,故往者謂之鄕者,往日謂之鄕日。 《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義 又,姓。 《集韻》:通作向。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