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揥 |
释义 | 揥09713![]()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丑例切,音跇,讀與滯近──所以摘髮者。 《詩・鄘風》:象之揥也。 【疏】以象骨搔首,因以爲飾,名之曰揥。 又,〈魏風〉:佩其象揥。 音 又,《集韻》《韻會》𡘋他計切,音替。 又,《集韻》:丁計切,音帝──義𡘋同。 音 又,捐也。 陸機〈文賦〉: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 【註】揥,猶去也。徘徊之意。不能褫捨其妙也。 【按】寘霽兩韻古通。媚與揥,叶古音也。 音 又,他歷切,音剔──戲也、取也。 音 又,《唐韻》《集韻》𡘋都黎切,音低──指也。 音 《廣韻》:或从木作楴,音義同。別見木部。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