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09722
部首 筆畫9 總筆畫13注音ㄐㄧㄝ,ㄐㄧㄝˊ,ㄋㄧㄝˋ,ㄑㄧˋ,ㄐㄧˋ,ㄑㄧㄢ拼音jiē, jié, niè, qì, jì, qiān卷別:卯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1060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444 頁,第 5 字標點整理本:第 391 頁,第 3 字

  《唐韻》《集韻》《韻會》𡘋居謁切,音訐。
《說文》:高舉也。或作𢶆。

  又,《唐韻》:基竭切;
《集韻》《韻會》:丘傑切,𡘋音朅──義同。或作担,又作拮。

  又,與「偈」通,車疾貌。
王應麟《詩攷》:《韓詩》匪車揭兮,見《漢書》王吉傳。

  又,《唐韻》:渠列切;
《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𡘋音傑──與𢷒同,或作搩。
《增韻》:舉而豎之也。
《前漢・陳項傳贊》:揭竿爲旗。
張衡〈西京賦〉:豫章珍館,揭焉中峙。

  又,擔也、負也。
《戰國策》:馮煖于是乗其車,揭其劒。
《史記・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擔揭而去。

  又,姓。
《前漢・功臣表》:安道侯揭陽定。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其謁切,音碣──亦擔也。
  又,長也。
《詩・衞風》:葭菼揭揭。

  又,《集韻》《韻會》𡘋語訐切,音钀──義同。
  又,《唐韻》:居列切,音孑──揭起也。
《詩・小雅》: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又,〈大雅〉:顛沛之揭。
【傳】揭,見根貌。
【疏】樹倒故根見。

《戰國策》:唇揭者,其齒寒。
【註】揭,猶反也。

  又,啓事。今日揭帖。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去例切,音憩──亦高舉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
《詩・邶風》:淺則揭。
《爾雅・釋水》:揭者,揭衣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涉冰揭河。

  又,《集韻》:其例切,音偈──揭陽,縣名。
《前漢・地理志》:南海郡揭陽縣。

  又,丘言切──與攑同,亦舉也。


卷別:考證・卯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248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8 頁,第 47 字
  【考證】① 《司馬相如・子虛賦》涉冰揭河。謹照原書,「子虛賦」改「上林賦」。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8 23: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