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苜 |
释义 | 苜25317![]() 音 《唐韻》《集韻》:莫六切; 《正韻》:莫卜切,𡘋音牧。 《本草》:苜蓿,一名牧蓿,謂其宿根自生可飼牧牛馬也。 《史記・大宛列傳》: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肥饒地。 《西京雜記》:苜蓿,一名懷風,時人謂之光風,茂陵人謂之連枝草。 《述異記》:張騫苜蓿,今在洛中。 韓愈詩:萄苜从大漠。 《漢書》作目宿。 義 又,《博雅》:水苜,𦸚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