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脛 |
释义 | 脛24292![]() 音 《唐韻》:胡定切; 《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𡘋音鋞。 《說文》:胻也。 《廣韻》:腳脛。 《釋名》: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 《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泄。 【註】脛,膝以下骨也。 義 又,脛脛,直貌。 《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 【註】脛脛,直貌。 義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 《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儀禮・鄕飮酒禮》賔俎脊脅肩肺【註】: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音 又,《廣韻》:胡頂切; 《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𡘋音悻。 又,《集韻》:戸孟切,橫去聲──義𡘋同。 義 《集韻》或作踁。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