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啞 |
释义 | 啞03049![]() 音 《廣韻》:烏格切; 《集韻》:乙格切; 《韻會》《正韻》:乙革切,𡘋音𩚬。 《說文》:笑也。 《易・震卦》:笑言啞啞。 【疏】啞啞,笑語之聲也。 揚子《法言》:或人啞爾笑曰:須以發策決科。 《集韻》或作䛩。 音 又,《集韻》:乙却切,音約──義同。 音 又,《集韻》《類篇》𡘋遏鄂切,音惡──義同。 《易林》:鳧雁啞啞,以水爲宅,雌雄相和,心志娛樂。宅,達各切。 音 又,《廣韻》:烏下切; 《集韻》《正韻》:倚下切; 《韻會》:幺下切,𡘋雅上聲。 《玉篇》:不言也。 《集韻》:瘖也。 《戰國策》:豫讓吞炭爲啞,變其音。 《廣韻》同瘂、𤺘。 音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 《韻會》:幺加切,𡘋音鴉。 《集韻》:啞嘔,小兒學言。 義 又,《淮南子・原道訓》:烏之啞啞。 《前漢・王吉・射烏辭》:烏烏啞啞。 音 又,《集韻》:衣駕切,音亞──聲也。 《韓非子・難一篇》: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音 又,《集韻》:一曰鳥聲。 卷別:考證・丑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98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1 頁,第 27 字 【考證】① 《集韻》瘏也。謹照原文,「瘏也」改「瘖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