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日 |
释义 | 日10892 古文: 𡆸![]() 音 《唐韻》《正韻》:人質切; 《集韻》《韻會》:入質切,𡘋音𦨙。 《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 《博雅》:君象也。 《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 《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又,〈說卦〉:離爲火、爲日。 《周禮・天官・九𡣕》【註】:日者,天之明。 《禮・祭義》:日出於東。 《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 《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 《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 《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義 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 【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又,〈洪範〉五紀,三曰日。 【傳】紀一日。 【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又,《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 【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義 又,《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 【註】日,往日也。 義 又,《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 【註】皆典歷數者。 義 又,《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𠋫時日,通名日者。 音 又,《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音 又,《韻補》叶而至切。 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 義 《類篇》:唐武后作𡆠。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