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紀 |
释义 | 紀22321![]() 音 《廣韻》:居理切; 《集韻》《韻會》:苟起切; 《正韻》:居里切,𡘋音已。 《說文》:絲別也。 《詩・大雅》:綱紀四方。 【傳】理之爲紀。 【疏】紀者,別理絲數。 義 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義 又,《書・畢命》:既歷三紀。 【傳】十二年曰紀。 音 又,《詩・秦風》:有紀有堂。 【傳】紀,基也。 【疏】山基也。 【按】〈六書略〉音起。 義 又,《禮・月令》:月窮于紀。 【註】紀,會也。 義 又,《榖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 【註】紀,治理也。 義 又,〈周語〉:數之紀也。 【註】數起於一,終於十;十則更,故曰紀。 義 又,《史記》〈本紀〉。 【註】《索隱》曰: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 義 又,《西京雜記》:五絲爲䌰,倍䌰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義 又,《玉篇》:紀,緒也。 義 又,《廣韻》:紀,極也、識也。 義 又,國名。 《左傳・隱元年》:紀人代夷。 【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義 又,姓。 《史記・項羽紀》:紀信。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