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菩 |
释义 | 菩25726![]() 音 《唐韻》:薄亥切,音倍,《說文》:草也。 《齊民要術》:凡榖田,二月上旬及麻菩楊生種者爲上時。 義 又,《九經考異》:《易》豐其蔀,鄭𦵮作菩,小席也。 音 又,《廣韻》:蒲北切,音匐──義同。 音 又,房久切,音阜──香草。 《周禮・夏官・大馭》【註】:以菩芻棘柏爲神主。 音 又,《玉篇》:薄胡切,音蒲──菩提,樹名。 《酉陽雜俎》:樹出摩伽陀國。 又,柳宗元〈無姓和尚𥓓〉【註】:佛書云菩提薩埵,言覺有情也,從𥳑稱菩薩。 《綱目集覽》:釋典,菩之爲言了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