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鈒 |
释义 | 鈒33420![]() 音 《唐韻》:蘇合切; 《集韻》:悉合切,𡘋音趿。 《說文》:鋋也。 陸雲〈答車安茂書〉:舉鈒成雲,下鈒成雨。 義 又,《廣韻》:鈒鏤。 《六書故》:細鏃金銀爲文曰鈒鏤。 又,《國史補》:四姓,滎陽鄭,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皆爲鼎甲。大原王亦四姓之匹,時號鈒鏤王家,喩銀質金飾也。 音 又,《廣韻》:色立切; 《集韻》《正韻》:色入切,𡘋音歰。 《廣韻》:戟也、鋋也。 音 又,《集韻》或作鎩,又作闟。 《史記・商君傳》: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 【註】闟,亦作鈒,所及反。 音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義同。 音 又,息入切,音靸──小鋒。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