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蹶 |
释义 | 蹶31658![]()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月切,音厥。 《說文》:僵也。一曰跳也。 《廣韻》:失脚。 《孟子》:今夫蹶者趨者。 《莊子・人閒世》:爲崩爲蹶。 義 又,《史記・孫子傳》:蹶上將。 【註】蹶,猶挫也。 義 又,《史記・申屠嘉傳》:材官蹶張。 【註】力能足踏强弩張之。 義 又,《前漢・揚雄傳》:蹶浮麋。 【註】蹶,蹴也。 義 又,《荀子・儒效篇》:竭蹶而趨之。 【註】竭蹶,顚倒也。 義 又,《爾雅・釋詁》:蹶,嘉也。 義 又,《廣韻》:走也、速也。 音 又,《廣韻》《集韻》𡘋紀列切,音罬。 又,《韻會》:其月切,音橜──義𡘋同。 音 又,《廣韻》:居衞切; 《集韻》:姑衞切,𡘋音劌。 《爾雅・釋詁》:蹶,動也。蹶蹶,敏也。 《詩・唐風》:良士蹶蹶。 【傳】動而敏於事。 【釋文】蹶,俱衞反。 又,〈大雅〉:文王蹶厥生。 【傳】蹶,動也。 【釋文】蹶,俱衞反。 又,《禮・曲禮》:足⽏蹶。 【註】行遽。 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義 又,姓。 《詩・大雅》:蹶父之子。 音 又,《集韻》:紀劣切,音撅。 《廣韻》:有所犯灾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