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闉 |
释义 | 闉34391![]() 音 《廣韻》:於眞切; 《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𡘋音因。 《說文》:城內重門也。 《正韻》:城內曲重門也。 《詩・鄭風》:出其闉闍。 【傳】闉,曲城也。 《前漢・揚雄傳》:欃槍爲闉。 【註】障蔽如城門外女垣也。 義 又,塞也。 《周禮・地官》:掌蜃掌斂互物蜃物,以共闉壙之蜃。 【註】闉,猶塞也。 《淮南子・兵略訓》:獵者逐禽,車馳人趨,各盡其力,無𠛬罰之威,而相爲斥闉要遮者,同所利也。 【註】塞也。 義 又,《易・屯卦》【註】:窮困闉厄。 義 又,姓。 《左傳・定五年》:吳子乃歸,囚闉與罷。 《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 【註】闉跂支離,言脚常曲,行體不正卷縮也;無脤,名也。 音 又,《集韻》:因蓮切,音煙──曲也。 《莊子・德充符》:闉跂。司馬彪讀。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